上课忘穿内裤被老师摸到高潮,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久久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關于印發河源江東新區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來源:本網時間:2023-12-20 11:27:37
字體【

目 錄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環境

一、發展基礎

二、發展環境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發展原則

三、基本思路

四、總體目標

五、具體指標

第三章 重點任務

一、營造創新創業環境

二、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三、培育科技創新主體

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

五、集聚科技創新人才

六、攻克產業關鍵技術

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二、出臺專項政策

三、推進重大項目

四、加大經費投入

五、加強考核評價


2021-2025年是河源江東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擴容提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新區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并有效落實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對新區搶抓機遇,建設成為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具有重大意義。根據《河源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和《河源江東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精神,結合新區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環境

一、發展基礎

新區成立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和各方面的壓力,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勇于進取,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新區科技創新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組團建設提效破局

“三點三帶四組團”戰略布局正由“藍圖”變為“實景”,各組團的合理布局,為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指明方向,新區城鎮化率已達67.7%,入選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綜合承載力大幅提升。新區正在推動建設205國道東移,推進與中心城區的互聯互通,實現各功能組團之間的快速聯通,將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利條件。

(二)前瞻布局戰略性產業

新區圍繞自身優勢,前瞻布局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等戰略性產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產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通過精準招商,一批國內外知名科技企業陸續進駐。隨著軒朗光學材料、凱中精密制造、阿里巴巴(廣東河源)云計算數據中心、碩貝德通訊、鉑科新材料、堅寶電纜、固達數控機床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陸續落地,一大批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逐步建成投產,成為支撐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河源江東新區產業轉移工業園成為粵東西北12個新區中首個通過認定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和首批通過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科技創新載體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間,新區不斷優化科技管理職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需求,建設了一批創新平臺和孵化載體,逐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新區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先后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東莞理工學院、深圳5G聯盟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協同開辦創新平臺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區與重慶豬八戒網共同建設的豬八戒網河源市“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綜合示范園區1期項目已建成落地。通過“十三五”這五年的發展,新區已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孵化育成體系初見成效,擁有眾創空間1家,孵化面積達到1840平方米,2020年在孵中小型企業70余家。

(四)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十三五”期間,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了多項促進科技創新政策措施,設立了358萬元的創新創業券,專門用于扶持新區中小企業發展。科技與金融結合取得了新突破,進一步激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放貸額度,劃撥了200萬元用于市科學技術局牽頭組織的聯合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截至2020年底,新區企業科技信貸累計貸款額達1900萬元,有效助力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五)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果顯著

“十三五”期間,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零的突破,每年新增量和存量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19家,2020年度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數量也達到了35家。新區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增長到2020年的49%左右。

(六)科技創新初顯成效

“十三五”期間,新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載體的作用,助推新區經濟發展新常態能轉換,實現科技創新突破式發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取得新突破。新區在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實現質量、數量雙提升,累計專利申請量725件,專利授權量達453件,有效發明專利達39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至2.6件。

總體上看,“十三五”時期,新區科技創新工作雖取得可喜進步,但是科技創新基礎薄弱、自主創新能力欠缺、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制約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科技創新能力較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不高、孵化育成體系不完善、科技人才匱乏、人才引進培育模式不完善等。如何吸引聚集大灣區創新資源,釋放創新創業活力,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新區高質量發展,是新區科技創新工作在“十四五”時期的當務之急。

二、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重大戰略機遇期,新區經濟社會也將步入跨越式發展階段。新區將把握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強化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搶抓“四大機遇”,把握后發優勢,謀求跨越式發展,努力開創新區科技創新發展新局面。

(一)面臨的歷史機遇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重大機遇。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經濟格局正在重構,科技創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滲透持續深化,人工智能產業(AI+)即將進入臨界爆發期,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相關領域的迫切需求將催生重大科技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使世界經濟格局加速調整。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耦合,為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窗口期,新區迫切需要加強新技術和傳統產業的交叉滲透,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格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重大機遇“雙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廣東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將助力廣東在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開放以及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上走在全國前列,為廣東再創科技創新的“政策紅利”“制度紅利”提供難得機遇。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抓手,加速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在大灣區集聚與自由流動,推動廣東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更好地匯聚和運用國際創新。“雙區”驅動將讓河源搭上新時代廣東發展的“高速列車”,而新區位于河源的最南端,處在珠江東岸深莞惠經濟圈輻射帶動的第一層,是河源市第二次跨江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是融入“雙區”的最重要平臺,在有效承接“雙區”優質高端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重大機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是我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新區既有“核”的特質,又有“帶”的潛質,還有“區”的本質,通過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筑牢北部生態屏障,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抓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工業園區等平臺載體建設,推動新區全域協同發展,從原來珠三角發展的“跟隨者”,轉變為生態發展的“引領者”。

——綠色低碳發展重大機遇。綠色低碳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作為地區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凸顯。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正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推動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節能減污的倒逼機制,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努力兼顧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同步進行,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著重提出以綠色發展支撐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構建農業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突破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新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擁有越王山、梧桐山等風景區,區內森林覆蓋率超過70%,是新區發展商務休閑、旅游觀光、健康養生等產業的重要綠色資源。新區應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發揮科技創新對生態農業、現代農業的支撐作用,努力在綠色低碳經濟方面取得突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機遇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之策。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著力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兩大短板,推動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破解新區發展瓶頸,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機制體制障礙嚴重存在一是新區屬于功能性新區,暫無獨立行政區屬性,機構不健全,在省直部門沒有“戶頭”,以致行政執法、項目申報、資金下撥、社會事務管理等業務開展不暢,鎮(街)的權、責不夠清晰,個別事項辦理依然不順,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二是工作人員嚴重不足,臨聘人員流動性大,導致許多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工作開展斷檔脫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科技經費投入不足一是受融資渠道少、融資平臺不多、金融政策趨緊等因素影響,科技型企業融資存在困難。二是新區財政底子薄、基數低,難以滿足數額龐大的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需求。

——科技創新瓶頸問題依然突出。目前,新區科技創新氛圍尚未形成,科技創新主體數量不多,科技創新人才缺乏,科研人員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困難,促進科技創新政策同質化,缺乏競爭力。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橫琴和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圍繞河源市“建成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的總目標,以及市委賦予新區未來城市發展核心的戰略定位,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解決瓶頸問題,統籌做好科技創新工作,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二、發展原則

一)堅持創新驅動

充分利用體制機制創新和先行先試等有利條件,破解產業轉型升級體制機制和技術資源瓶頸,提高原始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提高產業的技術和服務水平,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推進管理模式創新,營造有利于企業科技創新的管理環境,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二)堅持人才為本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努力破除阻礙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驅動是創新驅動的實質,強化創新創業配套服務,優化創新創業的軟硬環境,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形成人才推動創新改革、人才支撐跨越發展的新格局。

三、基本思路

(一)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企業是重要的科技創新主體,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必須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決定著整個經濟活動過程的科技創新能力。據相關部門統計,中國民營企業貢獻了中國經濟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因此,要重視培育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大型企業,因為大型企業才能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研發機構,支撐龐大的研發團隊。要培育更多的科技型企業,首先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其次要培養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家,更好地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為科技型企業。同時,發揮政府的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主力軍作用,開展協同科技攻關,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二)以人才為支撐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要素,沒有科技人才,科技創新就是空談。新區作為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和融灣融深的樞紐門戶,應調整人才引進思路和使用方式,把引進人才的工作重點放在促進企業成長、筑巢引鳳上。在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以優惠待遇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政策,具有突出的“囚徒困境”性質,各地出價越來越高,人才引進越來越難。新區應繼續完善特色引才政策,打造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專區和綠色通道,有效解決人才落戶、醫療、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生活問題,在企業注冊、創業融資、科研立項、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一條龍”貼心服務。同時,創新人才使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三)以平臺為依托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平臺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國內科技創新平臺主要三類,分別由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主導,其中民營企業貢獻了中國經濟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由于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且新區財政資金有限,新區應優化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大力鼓勵企業自建科技創新平臺。同時,新區也應充分利用廣東省部院產學研合作機制,鼓勵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承擔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建設。

(四)與大灣區協同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協同對象,通過三重路徑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一是借助“外腦”。粵港澳大灣區有眾多高端的創新發展智庫,重點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創新資源分配和流動等方面,廣泛聽取這些機構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利用“外資”。粵港澳大灣區有眾多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這些企業大多與新區有洽談合作,如碧桂園集團、正威國際集團、阿里巴巴等。此外,還有不少大中型科技企業準備進駐新區。新區應多渠道發力,從粵港澳大灣區引進更多大型科技企業。三是銜接“外制”。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最具有科技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在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上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創新,新區需加快銜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體制機制,構建人才、資金、設備、信息等資源要素便捷流動機制,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動新區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

、總體目標

“十四五”時期,江東新區科技創新發展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成為科技人才、技術要素和高新科技企業集聚度高,創新創造創意成果多,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的綜合性開放式科技創新中心。形成一個面向應用和產業化的綜合性、開放式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構建起支撐河源城市未來發展的自主科技創新體系、產業創新體系和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成為促進粵東北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之一。

(一)自主科技創新能力更大提升

依托新區空間戰略布局,以產業轉移工業園為載體,順應產業高端化發展趨勢,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積極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技中介服務,推動科技資源向新區集聚,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新區對粵東北地區產業發展的輻射引領能力,打造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

(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更為壯大

依托東江教育城,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鼓勵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改革科技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培養本土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創新人才、科技創新團隊和高端領軍人才。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人才業務培訓、學歷深造、繼續教育等活動,提升科技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

(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更有成效

建設新區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鼓勵校企共建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建設各級各類研發機構。爭取國家新興產業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創新平臺在新區布局。通過多方合作,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新區設立分中心,鼓勵建設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創新平臺。

(四)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更加緊密

爭取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扶持,鼓勵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研機構在新區建立分校、分支機構,建立與大灣區的人才雙向交流培訓機制。借助大灣區資源,鼓勵各類機構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際知名創客實驗室在新區建立授權實驗室,建立共享國際資源的平臺和機制。鼓勵新區企業加入大灣區產業聯盟,并承辦大灣區科技合作交流活動。發揮自身優勢,引進大灣區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產業集群,形成對大灣區主導產業的配套支持。

五、具體指標

到2025年,實現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形成適應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治理體系,創新效率和效益穩步提升,在科技創新支撐綠色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將新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經過未來五年的發展建設,新區科技創新能力將會得到明顯提升,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具體指標

序號

目標內容

指標

單位

指標值

1

科技創新

投入

R&D經費占GDP的比重

%

1.5

2

科技創新

能力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3.05

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

%

50

4

創新平臺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數量

1

5

省、市各類科研平臺數量

30

6

科技支撐

產業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33

7

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

40

8

創新創業

環境

引進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數量

1

9

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

星創天地數量

2

10

科技信貸余額

萬元

5000

第三章 重點任務

一、營造創新創業環境

(一)全面厚植創新創業文化

大力培育科學精神、工匠精神,樹立崇尚科技創新的價值觀,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文化,將奇思妙想、創新創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新創業活動。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人物,營造“把創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創新作為一種人生追求”的濃厚氛圍,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濃厚氛圍。鼓勵新區范圍內高等院校開設各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創客周等活動和賽事,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

(二)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工作

大力實施雙創計劃,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鼓勵和支持企業、投資機構、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運營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載體,開展創業沙龍、創業培訓、項目路演等形式多樣的創業活動,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鼓勵和支持建設新型孵化器,大力支持創業公寓和大學畢業生廉租公寓建設,努力為創業者提供宜居、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切實轉變科技創新管理職能

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順應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規律,讓企業自由生長、自由發展。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使企業在正常成長期時身邊有“隱身政府”、在野蠻生長時身邊有“包容性政府”、在需要援手時身邊有“服務型政府”。推進“行政審批3.0”改革,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多層次、普惠性和個性化的服務。政府爭當“領先用戶”,支持新技術、新產品在新區先行先試。改革財政科技資金管理機制,充分下放科研經費調整權和支配權,促進自主科技創新。

(四)大力加強科學技術普及

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加大科學普及力度,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和創新意識,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大力加強基層科普組織和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動農民專業技術合作組織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現有設施資源和線上科普信息作用,完善科技場館、科普示范基地等基層科普新陣地建設,充分拓展和發揮科普功能,開展公益性科普服務,全面提高科普能力。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抓好涉及基本民生的節能環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應急避險等重點領域的科普工作。深入推進特色科普產業培育工程、經典科普資源匯聚工程、精品科普旅游線路開發工程、品牌科普活動打造工程等,凸顯新區科普工作特色和亮點。

專欄1營造創新創業環境

1.全面厚植創新創業文化:開展多形式、多方位的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2.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大力實施雙創計劃,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載體。

3.切實轉變科技創新管理職能: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審批3.0”改革,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多層次、普惠性和個性化的服務。

4.大力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不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二、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一)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

按照分類管理原則,集中優勢資源,啟動實施一批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產業轉型升級密切相關、技術創新基礎較為成熟,且需進一步提升技術的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在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等產業實現關鍵技術新突破;鼓勵企業申報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加強與國家和省科技計劃的配套銜接;爭取將新區科技專項納入國家計劃和省部重大項目及相關科技工程,多渠道開辟項目資金來源;結合新區科技專項的實施,積極對接和整合國內外科技研發力量,統籌協調產業技術創新需求,通過重點領域技術突破,解決制約新區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

深入推進科技成果分配體制機制改革。積極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職務科技成果“三權”(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的政策,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據國家、省、市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出臺配套措施。鼓勵企業運用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調動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新區高校院所面向新區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鼓勵科技成果在新區落地轉化,支持風險投資機構為新區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提供融資服務。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交流機制,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引導和支持高等院校有轉化價值但未及時轉化的成果進入技術市場交易。加強與知名的技術轉移網絡平臺和基金合作,構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技術交易平臺。對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和企業發展需求,力爭成為粵東北地區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場。

(三)優化財政科技投入方式

改革財政科技資金管理體制機制。優化配置財政科技資源,更多采用“資金變基金”、“間接補”、“后補助”等資助方式支持科技創新活動。繼續探索和完善“科技創新券”、“科技信貸”等資助方式,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整合各類產業專項資金,引導和帶動金融資本、民間投資支持企業創新,實現財政資金杠桿多級放大。積極爭取國家、省市財政科技資金的支持,加大新區財政科技投入,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四)推進科技金融融合創新

探索完善支持風險投資發展機制。支持風險投資機構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鼓勵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集聚發展。支持科技型企業在主板、科創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融資。支持商業銀行設立“科技銀行”等專營機構,運用“創投+擔保+貸款”、“政府推薦+擔保+貸款”以及“投貸聯動”等模式開發新金融產品。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科技保險產品創新、專利保險試點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創新。

專欄2 完善科創服務體系

1.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啟動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爭取承擔市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5項以上。

2.創新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對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和企業發展需求,力爭成為粵東北地區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場。

3.改革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優化配置財政科技資源,更多采用“資金變基金”、“間接補”、“后補助”等資助方式支持創新活動,力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

4.推進科技金融融合創新:支持科技型企業在主板、科創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融資,力爭實現上市企業零的突破。支持銀保機構開展金融創新,開發新的金融產品。

三、培育科技創新主體

(一)深入推進省高新區建設

以2020年12月江東新區產業轉移工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契機,學習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功經驗,構建新區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等產業。充分利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的有利契機,加強與深圳區域協調、對接合作,加大承接深圳產業轉移力度。建立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及科技型企業,培育高成長性科技企業。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資源,做大做強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主導產業,爭取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試點園區,成為河源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之一。 

(二)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培育壯大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帶動形成一批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新的內生動力。

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大灣區新興產業鏈分工和協作,培育一批有潛力的科技型企業,打造一批具有明顯優勢高新技術企業;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按照“一企一策”有針對性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輔導,提供技術研發轉化、人才引進、科研以及財務管理、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輔導服務,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33家。推動一批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提高規上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比,推動一批發展勢頭良好、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明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定位,制定產業發展遠景規劃。

(三)加快引企充實產業園區

推動落實國家關于企業研發投入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和企業研發投入財政補貼等獎勵補助政策,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行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圍繞新區產業鏈關鍵和薄弱環節,編制產業鏈、供應鏈招商引資目錄,通過“靶向”精準政策扶持引導,引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從大灣區挖掘、引進一批擁有核心技術能力、成長速度快、產業帶動能力強的瞪羚企業落戶新區。

專欄3培育科技創新主體

1.深入推進省高新區建設:學習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功經驗,建立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2.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到33家,培育10家具有明顯優勢高新技術企業;培育30家有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3.加快引企充實產業園區:通過“靶向”精準政策扶持引導,引進10家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引進培育5家瞪羚企業。

、建設科技創新平臺

(一)打造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臺

鼓勵新區企業建設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臺,按照“培育一批、認定一批、報備一批、引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以骨干企業為依托打造產業研發創新平臺,發展多種形式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充分發揮科技中介機構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紐帶作用,建立更加科學的產業研發合作共建和利益共享機制。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需求,依托產業基地和園區,引進科研機構在新區建立國家級或省級研發平臺、公共檢測咨詢平臺、科研產品中試基地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打造開放高效、專業化水準高的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加強科學研究實驗設施和標準計量檢測認證平臺建設,完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科技信息情報共享平臺等基礎設施。支持企業建立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外離岸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加強與南方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充分整合現有科技創新資源,不斷提高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50%的覆蓋率。

(二)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推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加快科技服務業和服務平臺發展,探索“基礎研究+研發設計在大灣區、試驗+生產在江東新區”合作模式;搭建及整合具有科技數據和儀器設備共享功能的服務系統,打造具有公益性和基礎性的“一站式”科技資源共享載體;完善各類科技信息數據庫,匯聚服務于行業和產業鏈的基礎性科技資源,形成網絡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的大數據平臺,及時發布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為企業提供基礎信息支撐,提高創新創業、科技研發和培訓服務水平;推進企業孵化、知識產權服務、第三方檢測認證等機構發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規上企業和各類科技服務組織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放式綜合服務。

(三)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推進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構建覆蓋新區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孵化育成模式,提高新區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服務中心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機構的孵化效果。進一步加強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孵化載體申報市級、省級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孵化平臺共建,主動承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創新創業資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孵化機構來新區共建孵化載體或設立分支機構。

(四)打造技術產權交易平臺

整合技術轉移咨詢機構、大學和科研機構技術轉移中心、行業協會等相關資源,打造技術交易網絡平臺,促進知識產權運營和保護;適時設立具有資本化運作功能的區域性技術轉移服務中心,開展新區產業技術交易服務平臺試點,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形式;加強與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合作,通過共建方式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技術與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借助深圳市對口幫扶的有利契機,引進深圳新產業技術產權交易所、中國(華南)國際技術產權交易中心等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引入廣州中新知識城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模式,探索以會員制方式建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聯盟,以市場化機制開展技術評估和咨詢、技術交易和技術轉移、無形資產評估、知識產權代理等服務,形成功能完備、開放高效的技術交易服務系統,打造知識產權產業全周期服務鏈,為產業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提供有效服務。

專欄4建設科技創新平臺

1.打造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臺:鼓勵新區企業建設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臺;支持校企共建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鼓勵企業設立海外離岸創新中心。

2.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支持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引進高等院校科技創新中心分中心、投融資機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平臺。

3.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推進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推動華科城孵化團隊等項目落地;支持孵化載體申報市、省級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

4.打造技術產權交易平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來新區共建技術產權交易平臺或設立分支機構;引入廣州中新知識城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模式。

五、集聚科技創新人才

(一)摸查科技人才基礎現狀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原則,以改革精神破除一切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摸查新區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現狀,了解新區現有科技人才數量和分布情況,弄清新區科技人才需求與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制定人才政策,有針對性地培養本土科技人才,逐步形成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多層次人才儲備。

)不斷完善柔性引才模式

按“不能所有,但求所用”原則不斷完善柔性引才模式,探索度假療養與引智相互結合的引才機制,通過兼職兼薪、輪流在崗、項目合作、科技特派員、考察講學等方式引進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為新區提供智力服務,鼓勵企業自主引才,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人才柔性雙向流動,鼓勵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攜帶科研項目和成果到新區開展科研實驗或創辦企業。

三)引進高端產業創新人才

圍繞新區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布重點產業引才目錄,量身定制引才政策,開展專項引才行動,面向全國、全省靶向引進頂尖人才。依托產業園區,建設產業創新人才基地,引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互聯網+”跨界融合型人才。充分發揮重大科技項目、科技創新基地等載體引才育才優勢,實施引進培養人才措施,重點引進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等領域的精英人才和雙創團隊,爭取高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

)培育產業創新創業團隊

依托廣東省“揚帆計劃”,以及廣州留交會、深圳國際人才交流會等平臺的橋梁紐帶作用,實施新區“人才聚集工程”,以“創新團隊+創新項目”為重點,引進與培育相結合,發揮產業領軍人才帶動作用,支持企業建立自主創新團隊。加快謀劃人才公寓和專家樓,切實解決創新創業團隊安居落戶、醫療衛生、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問題,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骨干企業和優勢企業聚集,重點扶持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發展能力。

)壯大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依托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河源校區、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技師學院、河源理工學校等高等院校,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形成學校與企業對接、專業與產業對接、招生與就業對接的“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新區產業經濟相匹配,建設一批校內外產學研聯合實訓基地。進一步落實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補貼政策,力爭實現全區“一戶一技能”目標,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性局面。

專欄5 集聚產業創新人才

1.摸查科技人才基礎現狀:了解新區現有科技人才數量和分布情況,弄清新區科技人才需求與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制定人才政策。

2.斷完善柔性引才模按“不能所有,但求所用”原則不斷完善柔性引才模式。

3.引進高端產業創新人才:實施新區“重大人才計劃工程”,引進新區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科技人才。

4.培育產業創新創業團隊:實施新區“人才聚集工程”,培育技術創新團隊。

5.壯大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工作站。

、攻克產業關鍵技術

(一)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遵循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創新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引導未來科技資源的傾斜方向,圍繞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和產業發展目標,引導和支持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聯合攻克一批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共性技術。探索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創新的機制,鼓勵和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織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堅持自主培育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重點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五個重點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制高點。

(二)打造一批創新產品

優化創新產品培育政策體系,完善細分行業的扶持政策。落實鼓勵自主創新、促進產品出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為創新產品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強創新產品的政府采購,鼓勵采取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采購等非招標方式,實施首購、訂購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時探索建立“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促進創新產品的研發和規模化應用。

(三)培育一批核心專利

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完善優化專利資助政策,突出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支持導向;強化科技計劃項目的發明專利導向,加強源頭創新;推進示范企業、高校院所發明專利倍增,提高規模以上企業發明專利技術含量。進一步優化專利結構,著力提高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占比,培育一批核心專利,提升知識產權附加值和影響力。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提高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力爭“十四五”末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5件。

專欄6 攻克產業關鍵技術

1.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重點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醫療健康重點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2.打造一批創新產品:優化創新產品培育政策體系,制定完善細分行業的扶持政策若干個。

3.培育一批核心專利: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力爭“十四五”末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5件。

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

(一)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利用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深度對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創新創業資源、科技成果和市場經驗,轉化為新區區域發展新優勢、創新發展新動力和跨越發展新平臺。充分利用新區產業園區獲批省級高新區有利契機,深化“雙區研發+新區孵化”“雙區創新+新區產業化”等協同創新模式,構建“全球市場+灣區資源+新區轉化”的創新發展模式,以培育創新功能為核心,打造集總部經濟、科技研發、國際交流、雙創基地、港澳企業服務基地為一體的區域創新中心,成為推動區域內經濟增長、深化交流及總部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以對接大灣區產業鏈為重點,加強與珠三角先進地區的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依托深圳前海、廣州南沙新區(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中新廣州知識城、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的科研技術、風險投資等資源,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輻射優勢,推動新區與大灣區實現同一產業鏈、不同價值鏈的產業分工,致力于幫助新區傳統企業與大灣區企業的科技創新合作,為新區的科技型企業提供交流合作機會。鼓勵新區企業、研發機構與大灣區企業、機構、高校等聯合申報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加強與大灣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資源對接,探索合作共建、設立研發分中心等模式,構建區域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提高新區承接大灣區創新資源外溢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能力,推動人、產、城融合發展,爭取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延伸區和成果轉化重要拓展區。

)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加強與海外創新型城市的科技創新合作。通過探索共建國際研發中心、分基地,成立聯合創投基金等多種方式,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支持新區企業參與全球科技研發與科技創新投資。推動新區科研機構及企業加強與國際一流科研協會、行業協會交流合作,主動參與國際重大科技工程項目。鼓勵企業與國外科研機構建立聯合研發中心或聯合實驗室。對前沿和共性技術類科研院所,建立政府資助、競爭性項目經費、對外技術服務收益等多元投入機制。支持領軍企業在對外投資、出口成熟技術過程中形成標準和專利。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構建跨區域創新網絡,加強與沿線城市科技創新資源的合作共享、互聯互通。

專欄7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

1.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研發創新資源利用:構建“全球市場+灣區資源+河源轉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爭取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延伸區和成果轉化重要拓展區。

2.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通過探索共建國際研發中心、分基地,成立聯合創投基金等多種方式,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由新區管委會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建立科技創新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科技創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本規劃確定的科技創新目標將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做到責任主體明確,嚴格落實重點項目領導掛鉤制度,規劃的重點任務要明確工作責任和進度,建立目標任務臺賬,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全力推進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出臺專項政策

組織各有關部門集思廣益,出臺有利于科技創新的專項政策,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政策環境,研究制定包括科技金融、人才集聚、土地利用、成果轉化、項目審批制度等方面的政策體系,保障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人才項目、扶持資金、企業融資等工作順利落地,重點研究解決科技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充分尊重和發揮基層首創精神,鼓勵新區各級各部門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營造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濃郁氛圍。 

三、推進重大項目

堅持以規劃確定項目、以項目落實規劃。發揮重大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圍繞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組織實施一批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加強科學調度,按照“策劃一批、準備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梯度推進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加強對落戶新區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的申報審批服務。

四、加大經費投入

強化財政科研經費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大財政科研投入,保持財政科研經費持續穩定增長,改進財政科研經費支持方式,圍繞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優先安排財政支出,把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成效作為財政經費支持的重要考察指標。努力拓寬資金渠道,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各類資金支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政府投資結構,對市場需求明確的技術創新活動,采取后補助、政策兌現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強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進一步統籌、規范、透明使用財政資金。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導力和帶動力,發揮科技管理要素的協同效應,鼓勵社會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五、加強考核評價

本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納入各部門年度工作計劃,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各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加強績效考核,建立科技創新考核評價體系。加大規劃宣傳力度,促使公眾了解“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宏偉藍圖,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激發發展熱情。加強科技信息統計工作,建立有效的跟蹤服務機制。及時公開規劃實施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附件:關于印發河源江東新區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pdf


政策解讀文件鏈接:http://www.tjxxsd.com/zwgknew/zcjd/content/post_613764.html

(編輯:李宇翔  校對:張志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