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權益保障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切實服務和保障老年人合法利益,加強老年人及時維權的法律意識,恰逢“重陽佳節”,蓬萊法院特發布保護指南一份,在全社會形成關心關愛老年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老有所依度晚年
老人提問
兒子在省外定居,老伴也已去世。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萬一哪天生活無法自理該怎么辦?
法官解答
可以在自己意識清楚的時候,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失能后的監護人,提前把事情安排好。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老有所居遮風雨
老人提問
自己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想趁著清醒的時候將名下的房產過戶給兒子,又擔心將來兒子不贍養自己,被兒子趕出家門,如何是好?
法官解答
可以為自己提前設立房屋居住權,即使房屋過戶給他人也可以長期居住使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設置居住權應向當地的登記機構申請登記。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八條:“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七十條:“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老有所養解遠愁
老人提問
女兒在外地定居不常回家,兒子雖在一個城市但也忙于事業。子女之間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互相推諉,導致老人既無人照顧也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法官解答
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子女不得以任何形式免除自己的贍養義務。老人可以明確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子女未給付時可以考慮起訴。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二款:“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老有所伴享幸福
老人提問
老伴已經過世十多年了,年紀大了也想找個伴,最近新認識了一位老太太想和她結婚,但是孩子不同意,說要是再婚就不再贍養了,如何處理?
法官解答
老人依法享有婚姻自主權,有權自由決定是否再婚。另外即使再婚促成新的家庭,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仍然存在,子女的贍養義務并不因此消除。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老有所終己心安
老人提問
家里共有子女四人,擔心去世后孩子們因遺產繼承產生矛盾,提前可以做些什么避免這種情況呢?
法官解答
在我國的繼承法律制度中,遺囑自由是一以貫之的,老人可以自主決定遺產如何分配,也可以撤回自己所設立的遺囑。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老有所護可維權
老人提問
兒子不僅不履行贍養義務,還經常實施輕則不給飯吃、重則動手毆打等虐待行為,老人也沒有錢起訴該怎么辦?
法官解答
經濟困難的老人可以向當地司法部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在訴訟時也可申請減、緩、免交訴訟費用。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五十六條:“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鼓勵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者優惠服務。”
第七十六條:“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老有所托歲無憂
老人提問
現在養老機構如雨后春筍,老人因平時無人陪伴想找個好點的養老機構安享晚年,有沒有什么注意事項?
法官解答
選擇養老機構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看硬件、看服務、看安全性,可以通過實地考察、網上查詢等方法挑選品質好的養老服務機構;二是看合同,簽訂合同時相關條款要看仔細,服務項目、收費標準以及特殊要求都需約定清楚,白紙黑字更加放心。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老有所保無牽掛
老人提問
老伴因患腦梗昏迷住院亟需用錢治療,生病前曾購買了保險但昏迷時保險到期了,依據合同應由本人持證件取出收益,這該怎么辦?
法官解答
老人失去民事能力后,其配偶、子女等可以向法院申請請求宣告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若經司法鑒定其確已無民事行為能力,則法院應通過特別程序認定該當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后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商確認監護人。監護人可以代老人處理保險事務。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四條:“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書應當寫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條:“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認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老有所警防詐騙
老人提問
“干兒子”賣給我很多保健品說能治好糖尿病,還能返息,后來才發現是詐騙,退休金都被騙光了,這可怎么辦?
法官解答
老年人不要輕信所謂的特效藥和保健儀,以防陷入“推銷”騙局。另外還有“投資”騙局,所有涉及錢財問題一定要謹慎。遇到類似情況記得及時報警處理。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刑事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