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名 稱: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于印發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 |
||
|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于印發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順德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我委反映。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015年12月3日
(聯系人:樊麗雅,聯系電話:020-83135876)
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2015-2017年)
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為加快培育發展廣東機器人產業,引領和推動廣東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根據《中國制造2025》和《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目標
堅持創新驅動、需求引領、骨干帶動、質量為先、開放合作的原則,以滿足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重點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并形成知識產權,培育一批機器人自主品牌和知名系統集成服務商,實現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示范應用雙突破、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雙提升,努力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機器人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全國機器人示范應用先行省。到2017年底,建成3-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3個以上機器人產業技術(應用)研究院,培育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10個以上知名自主品牌。在1950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開展工業機器人示范應用,初步建成10個以上工業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的標準、檢測、認證、培訓平臺;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和規模明顯提升,機器人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完善,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機器人全行業發展規模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25%,帶動智能裝備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二、重點行動計劃
(一)創新驅動發展計劃。
1. 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重點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龍頭骨干企業普遍設立研究開發機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覆蓋率達到5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3%以上。機器人制造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產品銷量占廣東年度新增銷量的50%以上。
2. 重點任務。
——建設一批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加快建設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佛山)、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東莞)等機器人研發機構,充分發揮省內科研院所和高校技術研究和人才隊伍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支持建設國家級機器人評定檢測中心、國家工業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和國家智能控制系統制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全省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計量、標準化、基礎技術、新產品研發、檢驗檢測、產品認證等公共技術服務。建立以國際先進標準為基礎的機器人產業標準體系,提高國際標準轉化率,強化機器人共性技術標準研制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協同發展,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和產業基地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機器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大力開展機器人示范應用。支持大型制造業骨干企業設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機構或專業化部門,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機器人新產品、新裝備,率先在本企業開展機器人應用和產線智能化改造引領行業示范應用。支持省內企事業單位與國外領先的機器人研發機構合作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或工程中心,利用國外先進技術提升我省機器人研發與應用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發展改革委、質監局,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專欄1:建設機器人產業發展重大技術支撐平臺
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構建集研發、設計、檢測、生產為一體,面向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鏈的國家級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戰略發展研究中心、智能裝備產品設計開發公共服務平臺、智能裝備質量可靠性技術開發平臺、智能裝備功能性試驗檢測平臺、智能裝備質量可靠性驗證平臺、智能裝備工藝保障平臺。
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以龍頭企業為基礎聯合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機器人研究院及生產基地,開展面向工業機器人應用研究和服務機器人應用研究及產業化,開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推廣、檢測評估服務與標準化、高端人才培訓與國際合作、產業孵化培育等。
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服務全省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建設智能機器人共性技術與功能部件研發中心、智能機器人集成技術與服務中心、智能機器人公共試驗與檢測服務中心、智能機器人產業孵化與投資服務中心、智能機器人人才引進與培養中心,構建機器人核心技術專利池、高端人才聚集地、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中以機器人研究院:引進以色列先進技術和高端研發人才,主要面向國內市場需求開發機器人應用項目,包括助理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自動行駛車輛、工業機器人以及運動控制、伺服電機、驅動器和其他機器人;打造中以機器人研究、培訓教育交流合作平臺。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重點發展面向3C(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加快發展服務、家庭、醫療以及消費機器人,聚焦突破核心技術、累積核心知識產權、研制高端新產品、引進高端創業團隊,建設創業俱樂部、創業學院、孵化器、機器人學院、智造坊、機器人產業園區等。
2015年啟動以上5個機器人研究院籌建工作,落實依托主體和項目選址,完成建設規劃和建設實施方案。2016年5個研究院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儀器設備采購、人員招聘和培訓等,部分功能建成,具備部分開展業務工作的能力。2017年基本完成5個研究院的建設工作,所有規劃的功能均具備開展業務工作的能力。
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廣州):開展機器人產品及部件認證、檢測、校準、標準化工作、技術咨詢、合作交流、信息服務等工作,搭建機器人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機器人產業標準化建設、機器人產品認證制度、機器人產業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建設整機試驗室、專項試驗室和關鍵零部件試驗室等實驗室,機器人檢測平臺制定系統的標準體系,組織與國內外機器人檢測機構、研發機構、整機及零部件制造企業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開展機器人上下游企業開展技術咨詢、研發、檢測、應用和標準化人才的培訓工作;開展技術動態跟蹤、產品信息發布及產業政策信息服務。
國家工業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以廣東省質量監督工業機器人檢驗站(順德)為基礎,以“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為發展目標,面向工業機器人及其產業鏈,完善工業機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整機性能、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及關鍵零部件等資質能力項目,建成華南地區工業機器人質量檢測、型式試驗、企業中試、標準驗證、產品研發等技術服務核心平臺。
國家智能控制系統制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研究具有產業特點 的量值傳遞技術和產業關鍵技術參數的測量、測試技術,開發智能控制系統制造產業以及機器人產業專用測量、測試裝備,研究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并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技術,加強計量測試項目能力、計量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智能控制系統制造產業以及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
——鼓勵企業設立專業研究開發機構,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建設申報市級、省級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構建以機器人骨干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合作的產業聯盟,2016年成立廣東省工業機器人協同創新產業聯盟,引導聯盟成員在上下游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行業標準制訂、產業鏈配套合作、產品示范應用、市場開拓等環節緊密合作,推動產業優化資源配置,協同發展。2015、2016、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機器人骨干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分別達到20%、35%、50%。(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發展改革委)
——實施智能機器人科技重大專項,突破自主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技術和工藝瓶頸。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擔省智能機器人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在機器人本體設計和制造技術、軟件系統和控制技術、伺服驅動技術、減速器設計制造技術、機器視覺和傳感技術、可靠性設計分析與驗證技術等核心技術實施科技攻關,力爭在控制系統、伺服系統、減速器、傳感器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實現重大突破,進一步提高機器人技術自給率,完善機器人產業鏈。爭取關鍵核心零部件2015年省內實現裝機試驗測試,2016年實現小批量生產;2017年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銷售量占當年廣東市場新增機器人銷售數量的50%。(省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
專欄2:實施智能機器人重大科技專項
重點任務:1.突破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機器人控制與驅動技術、傳感技術、離線編程系統、可靠性技術及集成技術等,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儲備。2.推動機器人及其零部件的研制與產業化。研發機器人核心部件、結構設計與優化等,實現國產機器人本體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3.推廣機器人集成應用示范。開展機器人在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石化、機械制造、食品、藥品、五金、服裝、服務業、陶瓷及危險品生產包裝等領域的集成應用技術研究。
(二)產業集聚發展計劃。
1. 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建設3-5個各具特色的省級機器人產業基地,引導企業、項目、人才、資金向基地集聚,形成高端企業集聚、產業鏈完善、配套服務齊全、整體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基地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占全省機器人產業產值和增加值的比例達到50%以上。
2. 重點任務。
——省市共建機器人產業基地,打造產業集聚發展高地。選擇機器人產業發展基礎較好,有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有承載產業發展的地域空間,比較優勢明顯的地市,以省市共建方式,培育建設3-5個省級機器人產業基地。加強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施專項扶持政策,引導企業、項目、人才、資金等要素向產業基地集聚,將產業基地打造成引領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示范區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集群。2015年在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基礎上,啟動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埔區、深圳坪山新區、珠海國機機器人科技園、東莞松山湖、順德高新區等機器人集聚發展區規劃建設;2016年各產業基地配套的重點公共平臺具備為企業提供服務的能力,企業加快向產業基地集聚,3家以上企業投產;2017年底各產業基地基本實現特色鮮明、企業集聚發展、產業鏈條完善、公共服務齊全目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國土資源廳,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加強招商引資,做大產業增量。以產業基地為依托,發揮省市各自優勢,針對我省機器人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和高端項目帶動的短板,面向國內外機器人龍頭骨干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引進龍頭骨干企業的重點項目和先進技術,盡快做大我省機器人產業增量,帶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依托我省制造業規模大、機器人市場需求高的優勢,推動在我省銷售額較大的機器人企業在本地設立生產基地、工程中心等,以市場引項目,加快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提質增量。2015年各產業基地明確產業規劃布局,確定招商目標和重點項目,擬定未來2-3年招商路線圖;2016年圍繞機器人產業鏈短板,開展精準招商,每個產業基地實現3個以上重點項目落地;2017年基本完成重點企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爭取全球機器人領先企業或項目入駐。(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專欄3: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
以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為依托,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
廣州:以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埔區為主要載體,集聚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的產業資源和科技要素,逐步形成基地“一區兩帶多園區”的產業發展布局,圍繞優勢行業發展需求,重點開發以數控鏜銑床、精密壓力機、數字化工具系統為代表的數控機床產業,以焊接、搬運、裝配、檢測等作業為應用需求的單體工業機器人及其成套系統,以提供機器人自動化應用為代表的系統集成服務業,加大機器人相關基礎部件研發力度,加快產業化進程。建設產業發展聚集化、產業水平國際化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體系。
深圳:以寶安、龍崗和坪山為主要載體,培育和引進一批機器人研發、生產制造和系統集成企業以及關鍵基礎部件配套企業,在智能控制焊接、重載搬運、柔性裝配等領域,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特色鮮明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機器人設計、研發、檢測、試驗、驗證、認證等公共服務認證檢測體系。
珠海:以珠海高新區為主要載體,通過引入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聯合國內智能化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建設國機機器人科技園。強化產業園的孵化器作用,以格力電器為示范應用龍頭,建立成果孵化平臺和“一條龍、一站式服務”為特色的科技園綜合服務平臺。
東莞:以松山湖高新區為主要載體,依托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建設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孵化基地和松山湖科技創業學院。重點發展3C機器人、高端消費類機器人、工業六自由度機器人等,以及飛控系統、云臺系統、多旋翼飛行器、小型多旋翼一體機等無人機。
中山:以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板芙鎮為主要載體,以中山市智能改造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以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為核心,重點發展智能數控、光電裝備、醫療器械等機器人相關技術,建設智能制造基地。
順德:以順德高新區核心區為主要載體,以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為平臺,建設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促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推廣、檢測評估服務與標準化、高端人才培訓與國際合作、產業孵化培育,推進工業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示范應用。
(三)骨干企業培育計劃。
1. 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培育發展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及系統集成骨干企業,發揮骨干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吸引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優勢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套發展,形成整機企業與零配件供應商、大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的良好產業發展生態。
2. 重點任務。
——培育發展機器人研發制造骨干企業,打造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主力軍。將機器人“工作母機”類制造業作為發展重點,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培育)企業認定框架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選擇、動態管理的原則,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產品市場前景好、對產業帶動作用大的機器人研發制造骨干企業。2015、2016、2017年我省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及整機制造重點骨干企業分別達到10家、30家和50家;到2017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企業10家以上,銷售額超10億元的企業5家以上,1-2家銷售額超100億元的企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
——培育發展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服務企業。鼓勵和支持現有的系統集成服務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上市融資、創新業務模式等方式做大做強。支持有條件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向服務型制造發展,延長企業價值鏈,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促進機器人產品的市場應用。鼓勵和支持“工作母機”制造企業發展“工作母機+工業機器人”一體化解決方案,直接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加工中心或無人生產線。2015、2016、2017年營業額1億元以上的系統集成企業分別達到5家、10家和20家;到2017年營業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5個。在汽車和摩托車制造、機械制造、電子信息、五金家電、紡織服裝、陶瓷衛浴、建材、食品醫藥、包裝印刷等領域,各培育至少2家專業化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金融辦,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培育發展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圍繞教育娛樂、家政社區、餐飲服務等服務領域需求,積極培育發展服務機器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突破精細介入感知技術、快速個性化組織建模與治療等關鍵技術,支持醫療、護理、康復等醫療衛生領域服務機器人發展;加快發展電力檢測維護、防災救災、建筑、民用防爆、軍用安全保障等領域應用的特種機器人;大力發展應用范圍廣、市場空間大的無人機、無人船、無人車技術及其產品。2015年無人機、家政社區、餐飲服務、教育娛樂等領域服務機器人產業銷售額突破100億元;2016年醫用服務機器人以及電力檢測維護、無人船、無人車、防災救災、民爆等領域特種機器人產業化取得新突破,小批量推出商用產品;2017年智能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實現發展水平和規模雙提升,進入國內領先行列,銷售額達到200億以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四)機器人示范應用計劃。
1. 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累計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人應用試點示范,推動建設10條智能生產線和數字車間,建設15個左右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和50個以上省級試點示范項目,支持有條件的地市創建國家機器人應用示范區,3年累計新增機器人5萬臺,制造業萬名員工機器人數量達50臺,進入國內領先行列,開展機器人應用的企業平均勞動成本下降30%,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0%,質量效益提高10%。
2. 重點任務。
——實施工業機器人推廣應用計劃。選擇汽車和摩托車制造、機械制造、電子信息、五金家電、紡織服裝、陶瓷衛浴、建材、食品醫藥、包裝印刷等發展基礎好、需求迫切的制造業領域,實施工業機器人推廣應用計劃。鼓勵和支持企業優先選用自主可控的國產機器人和成套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對符合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機器人產品列入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并享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扶持政策。2015年支持100家重點企業實施“機器人應用”項目,帶動全省超過500家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2016、2017年每年新增開展機器人應用項目的企業分別達到650家、750家;2015-2017年累計新增各類工業機器人5萬臺以上,其中國產機器人占比達到50%。(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建設重點行業機器人應用示范項目。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新建或改擴建方式,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在我省重點開展機器人推廣應用的行業各建設2-3個機器人應用示范項目,力爭項目中機器人及相關智能裝備國產化率達60%以上。積極申報國家機器人(智能制造)應用試點示范項目,組織實施省級試點示范項目,以試點示范項目為標桿,帶動機器人在制造業領域廣泛應用。力爭2015-2017年每年建設國家機器人(智能制造)應用試點示范項目5個,2015-2017年新增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達10個、15個和25個。(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專欄4:實施機器人應用試點示范工程
(一)建設15個左右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和50個以上省級試點示范項目,其中每個珠三角地市(區)至少建設1-2個國家試點示范項目,建設2個以上省級試點示范項目,粵東西北每個地市建設1個以上省級試點示范項目。
(二)各市圍繞主導產業開展重點行業機器人應用示范。21個地級以上市根據本地區制造業發展實際情況,擬定實施機器人應用試點示范工程的重點領域。
珠三角:廣州市重點圍繞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包裝印刷、家電、機械、醫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深圳市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家電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珠海市重點圍繞家電、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佛山市重點圍繞家電、陶瓷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惠州市重點圍繞電子信息、石化、新能源汽車制造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東莞市重點圍繞智能信息終端制造、家具、紡織服裝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中山市重點圍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家電、燈飾、五金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江門市重點圍繞金屬制品、摩托車及零部件制造、紡織化纖、食品、電子信息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肇慶市重點圍繞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食品、陶瓷、冶金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順德區重點圍繞家電、機械、家具、紡織服裝、包裝印刷、建材、五金照明、汽車配件、精細化工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
粵東地區:汕頭市重點圍繞輕工裝備、玩具、電子信息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汕尾市重點圍繞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潮州市重點圍繞陶瓷、服裝、食品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揭陽市重點圍繞石化、金屬制品、醫藥、紡織服裝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
粵西地區:陽江市重點圍繞五金刀剪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湛江市重點圍繞鋼鐵、水產品加工、小家電制造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茂名市重點圍繞石化、農副產品(含農產品、林產品、水產品)加工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
粵北地區:韶關市重點圍繞鋼鐵、冶金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河源市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金屬制品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梅州市重點圍繞機電、電子信息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清遠市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加工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云浮市重點圍繞石材加工、汽車零部件等行業開展機器人應用。
(五)重點項目建設計劃。
1. 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主要依托機器人產業基地實施一批機器人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建設投資總額300億元,新增產值2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0億元。
2. 重點任務。
——遴選一批2015-2017年投資建設的機器人重點建設項目,參照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在項目立項、土地供給、環評、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2015年全面摸查全省機器人重點項目情況,建立項目庫,開展分類管理。2016、2017年各遴選出全省50個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示范應用重點建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爭取到2017年底50%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建成投產。(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國資委、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加強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指導,做好跟蹤服務工作,保證項目按期建成投產,形成新的增長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國資委,相關地級以上市政府)
(六)人才隊伍建設計劃。
1. 工作目標。以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政府引導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培訓機構聯手合作,培訓一大批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研究開發工程師,引進和培養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一支梯次合理、分工有序、滿足廣東機器人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
2. 重點任務。
——加大引才力度。在“珠江人才計劃”實施過程中,以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為平臺,面向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重點企業,大力引進機器人及相關領域創新創業團隊和領軍人才。開展引進外國人才項目,支持聘請海外高層次專家來粵開展機器人產業技能型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加強機器人工程師隊伍建設。結合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工作,鼓勵有關高校優化學科和專業設置,擴大機器人及相關專業本科和工程碩士招生規模,加強工程師后備力量建設。鼓勵企業通過在崗培訓、以老帶新等方式,加強企業內部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改革完善職稱評價的方式方法,暢通企業人員職稱申報渠道,充分發揮職稱評定對企業人才隊伍能力建設的引領作用。(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加強技能型人才培訓。鼓勵機器人產業基地將技能型人才培訓納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鼓勵有條件的職業技術學院、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開設機器人安裝維護與管理專業和專題培訓課程。支持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開展定制化機器人應用技能型人才培訓。鼓勵機器人應用企業開展員工在崗和轉崗培訓。支持機器人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將操作、維護技術人員培訓納入整體解決方案。2015年重點在全省技工院校中支持建設15個省級機器人安裝維護與管理重點專業,2016年、2017年支持3所技工院校與機器人產業骨干企業組建技工教育校企聯盟,支持5所技工院校建設機器人實訓基地,通過推行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等形式培養培訓機器人產業技能人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經濟和信息化委)
專欄5:實施機器人人才建設計劃
加快引進機器人高端人才,力爭每年引進5個左右機器人及相關領域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培養造就一批優秀企業家;在高校建設一批機器人工程創新訓練中心,打造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建設一批實訓基地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培養機器人產業急需的科研人員、技術技能人才與復合型人才。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機器人產業優秀人才的表彰和獎勵力度。
2015年-2017年建設15個省級機器人安裝維護與管理重點專業,建設3個省級機器人產業校企聯盟,依托技工院校建設5個省級機器人產業實訓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方式,為機器人及相關企業設立、人才引進、項目建設、土地供給、環評、融資等提供便利高效服務,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加強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強化行業自律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大力培育機器人應用市場,積極開展機器人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突出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資源配置機制,強化行業和企業自律,發揮行業協會在企業投資、經營決策方面的指導、協調和監督作用。加強機器人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儲備,構建產業化導向的專利組合和戰略布局。通過市場化基金運作,支持機器人產業專利等知識產權運營,建立知識產權評議和預警機制,提升機器人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商務廳、地稅局、統計局、工商局、質監局、知識產權局、金融辦)
(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機器人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對機器人企業的信貸投放,開展抵質押方式創新,積極支持機器人企業的信貸需求,支持符合條件的機器人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債融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探索從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基金中設立機器人產業發展子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支持機器人企業創業創新發展。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機器人骨干企業上市、掛牌。探索機器人裝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模式,鼓勵探索開展機器人裝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業務,建立機器人裝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擔保機制,發揮金融杠桿作用。(省金融辦、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人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三)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現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機器人應用以及機器人產業重大項目、重大研發平臺建設。積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國家鼓勵發展領域進口設備減免稅、企業研發費稅前抵扣、創新券補助、創新產品與服務遠期政府購買制度等財政支持政策。鼓勵各市結合地方財力制定實施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財政扶持政策。積極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專項資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等政策。(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地稅局、國稅局,廣東保監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四)加強產業運行分析和跟蹤檢查。在裝備制造業法定統計項框架內,設立機器人產業統計專項,建立以企業為基礎、以產品為對象的省市區(縣)三級機器人產業統計工作系統,加強對產業的監測和運行分析,及時發現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強化工作分工和責任落實,切實將行動計劃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加強對行動計劃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省統計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各有關部門配合)
(五)加強宣傳引導。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認識,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注重挖掘典型,充分宣傳各地、各部門促進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好的做法和骨干企業的典型經驗,總結提煉出具有借鑒價值的經驗模式和發展路徑進行宣傳推廣,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省委宣傳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附件:名詞解釋
附件
名詞解釋
機器人:指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置。本行動計劃中的機器人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其中,智能機器人又分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
工業機器人:指工業自動化中使用的、固定式或移動式、具有三軸及三軸以上可重復編程、多用途的自動控制操作機以及工廠用AGV運輸車。工業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數控系統、應用集成、機器人零部件、機器人維修與服務等。
服務機器人:指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完成有益于人類健康、生活便利服務工作的機器人,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如在家用清潔、醫療康復、助老及家庭服務、教育娛樂、餐飲服務等方面應用的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指針對危險場合及特殊行業應用需求,如在水下作業、災難探測搜救、森林防火監測、農業噴灑、軍事用途、民用防暴、特種環境等方面應用的機器人。